星期一, 四月 17, 2006

创作示范三:快乐是什么

快乐是什么?这个问题太深奥了。当我还是中学生时,我认为“快乐”就是“自由”。后来,对“快乐”了解越深,越觉得这问题难以回答。

如果真要回答,我认为:快乐,是一种对“美”的顿悟、是一种关系的和好--是一个人跟他自己、跟别人、跟他所处的自然环境关系的和谐。


跟自己和谐

我知道有一个跟自己和谐的人,他叫陶渊明。在他那个时代,求取高学问的目的,无非是当一个执政者,然后赚取高收入。他做到了,可是他却不喜欢自己--为了自己的工作,必须向一些不值得尊重的人阿谀奉承,做一些虚伪的事。

于是,有一天他终于坦然面对自己,离开了工作,到乡下居住。他是快乐的,因为他清楚知道自己在做什么,他喜欢这样的自己,喜欢这样的生活--纯朴、恬适、毫不做作。他在这期间的创作和心情札记很让人喜欢,后来成为非常著名的“田园诗人”。

那 么,你--中学生,是不是应该放弃自己的学业,然后纵情狂欢、玩物丧志,然后称这样的生活为“坦然面对自己”呢?不对,这只不过是逃避自己而已;陶渊明 逃避的是政治,他没有逃避自己。如果你选择放弃你身边的一切,去顺从物质、身体、享受的欲望……你只不过和千千万万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青少年一样而已- -没有特色。将来有一天,你会后悔过去的自己在浪费生命。

你喜欢怎样的自己?去了解自己,去面对真正的自己吧!找出你生命的特色,然后用生命的力量壮大自己,到你临终的那天也不感觉虚耗生命。


跟别人和谐

当你为别人付出时,谁知道你会得到什么回报呢?

有 一个才华洋溢的年轻诗人,成年岁月却一直在政治迫害中渡过。有一次他接到一个叫汪伦的村民来信,说他的家乡有什么“十里桃花”、“万家酒店”,邀请他到 那地方作客。诗人到汪伦的家乡作客后,才知道上当了--十里外的桃花潭和姓万人家开的酒店。可是诗人并没有生气,还将真挚的友情回报了汪伦。

离开村子时,诗人肯定是依依不舍的。他乘坐小船,准备离开,突然看到汪伦一边用脚踏着拍子,一边唱着歌来欢送他,这一刻让他非常感动和快乐。后来,他写了一首短诗《赠汪伦》送给这位朋友,直到一千两百多年后的今天还被人歌颂。

和每个人保持和好的关系是很困难的,对别人所犯下的错误,我们很难负责到底。但是,很多人到了生命的尽头时,求的也只是和某人和好而已。

如果你身边某人跟你有心结,去打开它吧!虽然你不知道会得到什么。如果你还没有跟别人结下梁子或留下亏欠,那么请你记住:会后悔的事千万别做。


跟所处的自然环境和谐

作家龙应台说,一个有文化的社会里面,人懂得尊重大自然--因为尊重大自然,所以他不掠夺;不掠夺,所以有永续的生命。其实,文化,就是一种“美”。

如果你从小生活在城市里,森林的气息对你来说是那样陌生,那么,你的“大自然”就是你生于斯,长于斯的城市和社会了。

星 期天早上,市中心街道架起鳞次栉比的小贩摊位。有没有试过特别早起,待和熙的阳光还没照耀大地的时候,到市集逛逛?你会看到各族小贩忙碌地分配货物,他 们口中吆喝或呐喊着你熟悉的地方语言:马来、华语、客家、福建、英语……你会看到一队盲人手搭着肩膀,在拥挤的人群中列队前行,准备摆档提供脚底按摩服 务。他们和你生活同一个环境、同一个社会里,和你一样地劳动,在欣欣向荣的早晨里散发着人类生命的动感和能量。这刹那也许你会说:“哦,好美啊!”

这种美的感觉,跟你在大树下纳凉,轻风突然将小黄花撒满在你头上在地上,阳光折射在飘散空中的花瓣上,然后你惊叹地说:“哦,好美啊!”……这种感觉是一样的。

其实,这种透过自己内心、透过人、透过你所处的自然环境而来感动都是一种“美”。人虽然不能时时都快乐,可是若他对“美”有深层的顿悟,则他的快乐,会更剔透,更有意义。